重看自己在PTTPO文,覺得關於心路歷程的那部分情緒太多,建設性太少XD

所以就重寫了一篇。

主要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如何評估是否要重考,順便偷渡一些討拍的內容(誤

 

[重考的時程]

2017落榜 2018休養 2019重考 2020準備入學

 

以下則是我當時評估要不要重考的幾個考量:

1.健康狀況

2.研究能力

3.年齡

4.經濟狀況

 

交協落榜後身體垮掉這件事情有嚇到我,也深刻體會到健康如何影響生活品質。

所以健康狀況算是我的第一考量

如果再準備一次考試,還是無法順利調適壓力的話,我就不準備重考了。

 

再來,我在考完第一次交協之後發現我的研究能力其實很低落,

連初學者的程度都稱不上,完全沒有抓到要領的感覺。

說穿了就是文獻、專門書讀太少了,

所以花了蠻多時間在加強這個部分,決定觀望一下自己有沒有進步再決定要不要重考。

 

年齡的部分則是我自己比較在意的點,算一算,

花一年考試,一年研究生,兩年碩士,等到畢業剛好奔三,等於最快也要30歲才能就職

我自己是覺得有點晚,我因為轉系跟交換的關係已經慢了同屆很多,所以我對這部分還蠻焦慮的,

覺得只有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轉。

最後是把這次重考當成一個停損點,才覺得好像沒有那麼徬徨,決定這次考不過就不考了。

 

而經濟狀況就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我並不是隔年就直接重考,雖然很多人是邊工作邊準備考試,我自己第一次也是這樣,

但這個方式在我身上的成效很差,後來又有健康的問題,

要重考勢必就是會少兩年的收入2018休養無工作+2019重考無工作)。

所以一直猶豫要不要先工作再回去考研究所,不過考慮到自己的個性,最後還是決定先讀研再工作。

 

這四點是我回顧2018一整年的思考過程,覺得比較能供大家參考的判斷基準,

實際上在考慮的時候當然是沒有這麼有條理XD

 

以下要來分享的是我2018年實際上經歷的過程。

簡單整理一下「起承轉合」如下:

 

起:交協落榜,罹患自律神經失調,進入休養期

承:反省交協的失敗,透過充實自己的能力得到重考的動力

轉:健康狀況轉穩,買了去聽入試說明會的機票,卻被診斷出有青光眼

合:克服障礙,下定決心重考

(合的部分因為青光眼不可逆,所以無法真正克服,實際上只能說是調整好心態)

 

2017年落榜後因為身體狀況太差,2018就沒有直接重考,決定先專心休養。

由於對研究所並沒有完全死心,趁休養時沒錢有閒,

就宅在家裡把之前準備好但沒時間念的一些專門書跟論文都重新拿出來讀。

越讀越覺得自己實在是準備不足,會落榜也是理所當然的。

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如果2017年不要急著直接考試,

把準備時間拉長,等自己的能力更紮實一點2018年才考試的話應該上的機率會升高許多。

 

當然,很多時候礙於當下的狀況,無法那麼冷靜的判斷,

我自己是因為2017年初剛從日本交換一年回來,

對日本有濃厚的眷戀,想盡可能快點回去,才會馬上報名交協。

總之我個人是覺得自己在2017年做的很多決定都太倉促了,所以2018年各方面就都先暫緩一下。

那時隱隱地覺得自己應該是會再考一次,不過還是暫時用比較開放的心態去思考未來的各種選擇。

畢竟當時健康會出狀況,應該也是因為自己太著急,壓力才會比想像中來得大。

不過不管要不要重考,未來都會需要用到日文,所以就想說再繼續進修日文好了。

(工作也是想做跟日文相關的,原本就有斷斷續續接一些口譯的工作)

 

這算是後來決定重考的第一個關鍵:基礎能力的增強

 

我是在104家教網這種很陽春的地方上找老師的,

那時候一度在讀過研究所的台灣人跟沒讀過研究所的日本人之間猶豫不決,最後選了後者。

(靠試聽決定)

從七月左右開始上一對一的日文課,挑了一本我專業領域必讀的書當教材。

一開始先以悠閒無壓力的方式維持日文的敏銳度,跟老師聊天練習口說,

(剛好老師跟我年紀蠻接近的,很多話題)

就這樣上了一陣子,覺得在日文表達上面進步蠻多的,讀一讀專門書也覺得知識量增加不少

再加上健康狀況逐漸穩定,越來越傾向重考,就訂了去東大參加入試說明會的機票。

 

重考的第二個關鍵:專業知識的增加

重考的第三個關鍵:健康狀況變穩定

 

好死不死就在要去聽說明會的那個月初,我被診斷出患有青光眼。

 

唉。(讓我無言沉默個幾秒鐘)

 

當時真的一度覺得是要讀三小研究所,

應該把人生想做想看的事都做一做,免得之後就要瞎掉了(呸呸呸)

我後來發現雖然大家都聽過青光眼,實際上知道什麼是青光眼的人卻很少。

青光眼最嚴重的情況就是失明,只能靠藥物控制,目前還無法治癒,是一種不可逆疾病。

(可惡,青光眼給我去死)

回想我被診斷出有青光眼的那個月,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我人生中過得最慘淡的一段日子

與其說心情劇烈起伏,應該說是直接絕望,無言以對。

念不念研究所已經不是想不想的問題了,而是生理上可不可以的問題。

 

雖然心情很低落,但去說明會的機票都買了,

乾脆當作自己其實是出國去散心,把聽說明會當成順便,再看看情況。

去東京就真的找朋友出來玩,逛自己想逛的,當然也是有認真的聽了說明會跟趁機找一些研究相關資料。

在說明會時有跟教授互動,問了一些問題,教授都給了蠻正面的回饋,

讓我對研究室的印象良好,就又有找回了一些動力,想要繼續努力。

 

重考的第四個關鍵:確定重考的目標

 

回台之後剛好又到了回診的日子,就跟醫生討論到底出國讀書可不可行。

醫生表示情況沒有我想的那麼嚴峻,就努力維持現況,注意好好保養即可。

想一想也是,反正如果直接去工作,也是坐在電腦前面,好像也沒差。

就叫自己想開一點,積極的保養身體健康(開始看中醫),繼續朝向重考這條路前進。

(事實上當然沒那麼快就想開啦,但說真的人生還是要前進,

不管走哪條路我就是已經注定要帶著這個病渡過了哭,還是決定做自己想做的事)

 

回顧2018年,其實是很充實的一年。

那時候去東京在神保町購入了大量的二手書(關於妖怪研究的書),

也乖乖地照原本的安排去了國會圖書館,印了很多論文,

後來在2019年重考的時候都帶給我很多幫助,就覺得好險自己那時候沒有因為衝動就放棄去聽說明會,

也很感謝自己那時候沒有自暴自棄(其實還是有一點XD

 

重考的故事大概就是這樣,可以發現我在決定是否重考的這一年遇到了很多新的狀況,

有的增加了決定的難度,不過也有一些事件成為了決定的關鍵。

綜合評估之下,我最後選擇了重考。

在當時感到很痛苦的一些決定也因為後來順利考過了交協而發揮了價值,

想起來也是感到很欣慰(擦淚)

以上就是我重考的過程,分享給大家,謝謝這一路上幫助過我的人,祝大家都可以一切順利。

有想要互相取暖的人也歡迎留言一起抱著哭XD

=====================================================================

導覽:

2020交協碩博士獎學金心得(一)_初試準備

2020交協碩博士獎學金心得(二)_複試準備之書面準備

2020交協碩博士獎學金心得(三)_複試準備之面試

2020交協碩博士獎學金心得(四)_申請學校準備

2020交協碩博士獎學金心得(番外)_心路歷程分享

(心得的原文曾發表於PTT日留版JapanStudy網誌版內容則是修改後上架~第四篇則是全新上架)

arrow
arrow

    21世紀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